2014年12月8日

也談千憂解

抗鬱劑種類繁多,目前已上市的至少就有八大類,將近二十種。前文已簡單介紹以百憂解為代表之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本文繼續介紹另一個大類: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NRI)


話說百憂解

過去半世紀以來,抗憂鬱藥物之發展進步神速,目前已上市的抗鬱劑至少就有八大類,將近二十種。醫師在這麼多種抗鬱劑中如何選擇,除其個人經驗外,自然有一套根據醫理與研究報告之大原則,如前文所述。本文簡單介紹大家比較常聽到的,以百憂解為代表之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英文簡稱SSRI)


2014年11月17日

時間何其重—電影星際效應帶給我的震撼

身為一個精神科醫師,一方面習慣西方科學的邏輯思考模式,另一方面長期接觸案主心靈的苦與堅軔,我時常用不同角度在思索生命的本質與意義。在電影「星際效應」中,我從編劇與導演精心刻劃出的劇情、對白、及畫面中,不僅對深澳難懂的相對論有多一些認識;更震撼的是,這部分對科學理論的認識,也讓我對生命有更深一層的理解。而我發現,這份理解會有幫助我們面對生命中的苦所以我想用文字來敘述,也期待得到迴響。

2014年11月7日

憂鬱症的藥物治療

過去半個世紀多以來,精神醫學對憂鬱症的了解與治療,真可謂進步神速、一日千里。雖然兩千多年前希波克拉底就曾在其體液學說中提出黑膽汁過多的人易憂鬱,為憂鬱最早之生物學理論;但接下來兩千年,醫學面對嚴重的憂鬱症,如不食不語不動,實在沒甚麼新的見解及作為;而「憂鬱」一詞也只是用來形容情緒,如抑鬱寡歡、憂傷成疾,頂多只是造成生病的原因,而不被看成是疾病。即使在二十世紀初,人道主義開啟了精神醫療的領域,先是胰島素休克療法,後是電痙療法,對嚴重憂鬱症的確有療效,但也因其過程看來像是凌虐、不人道,反而污名化了精神醫療!一直到二十世紀中期抗憂鬱藥物上市後,醫師才終於可以有把握的治療憂鬱症。
這六十年來一代又一代的抗憂鬱藥物陸續問世,到目前至少就有八大類,每一類都有好幾種產品。醫師在處方藥物時能做的選擇種類繁多,能改善從輕度到重度、從焦慮到胃口、睡眠、想法等,種種憂鬱之症狀!那麼,醫師是如何在這麼多種抗憂鬱劑中做選擇的呢?以下簡單說明精神專科醫師處方抗鬱劑的一些基本原則;當然,每個醫師會有他自己比較擅長熟悉的藥物種類。如果個案自己對抗鬱劑的特質能有一些認識,再跟醫師做討論,了解自己服用的藥物作用,則不僅吃藥會更安心,也更能配合醫囑,得到最佳療效!

2014年10月21日

焦慮症的治療

焦慮症是很普通也很籠統的病名。正確來說,焦慮是一種現象,每個人都可能經驗過,比如考試前、碰到突發的危險狀況、深夜家人還沒回來卻聯絡不上很多人都會感覺緊張、心跳加快、喉嚨縮緊、胸悶、腦內空白或是想很多等等,這就是焦慮。當焦慮程度明顯超出對環境之壓力反應,或是發生太頻繁以致影響我們正常生活時,就成為一種症狀。

2014年9月26日

安眠藥物使用原則

很多人到身心科診所就是要拿安眠藥。個人的經驗中,三不五時就會碰到來勢洶洶,強迫醫師開每晚兩顆、三顆,甚至兩種安眠藥的個案;有些還要求開慢性處方!若醫師解釋健保規定,則個案往往不能接受,並且理直氣壯:「我都這樣吃好幾年了…」這些都是安眠藥依賴的個案。筆者在醫院服務時還看過不少因為安眠藥依賴,每晚吃十幾顆還睡不著而必須住院戒藥的個案!

哪些藥物可以幫助睡眠?

根據蘋果日報所報導,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年公布,台灣約有兩百萬失眠人口(約佔台灣人口10%以上),一年吃掉三億兩千多萬顆安眠藥。以此數據推估每位失眠患者一年吃約160顆安眠藥。與其他國家相比,台灣使用安眠藥人口比例以及使用量明顯偏高。比方美國疾病管控中心的統計,以20歲以上,過去一個月有使用安眠藥之人口計只有4% (860萬人)IMS Health 所報導美國人一年約有六千萬個安眠藥處方(若以標準一次處方不多於一週每天一顆計算,則每位失眠者每年吃48)。根據以上數據對比,台灣不僅使用安眠藥人口比例高出美國國兩倍多,而且每個失眠者一年所服用之安眠藥劑量是美國患者的三倍多!

    在安眠藥使用這麼普遍的台灣,我們民眾對安眠藥又有多少瞭解呢?其實安眠藥並非幫助睡眠的唯一選項。除了透過正確的睡眠認知,養成睡眠良好習慣之外,能幫助睡眠的藥物至少有下面四大類:

2014年9月10日

失智症照顧者的壓力(下)-我想到的

如上篇所描述,照顧失智症長者所面臨種種壓力,包括時間及精神的透支、照顧知識與技巧之不足、疏離不友善的社會、以及擔心自己是否也會失智等等…其實這些壓力不是照顧者能單獨面對,更不是簡單「紓壓」兩字可以解決;而是需要我們社會大眾,尤其是政府與相關專業,一起來好好思考對策。以下提出一些個人粗淺看法,希望能拋磚引玉,帶動更多有識者之投入。 


失智症照顧者的壓力(上)-我聽見的

最近有個機會到位於民生東路,阿扁舊家捐出後改造的瑞智互助家庭,與十幾位失智長者的陪伴家人座談,聽他們分享照顧失智長者的甘苦。這群失智長者與家人算是比較幸運的,因為他們能有機會參加這個台灣首辦,目前仍是很稀有的,家人自助的支持模式。他們每天可以帶著家中失智長者到這裡,從早上十點到四點,與其他失智長者及其家人一起共享社交團康等活動。在這裡他們不僅可以分享照顧心得,還可以互相照應,輪流休息,並且大家一起設計活動,享受歡笑時光。然而,近兩小時的座談下來,在他們豁達的言語與偶爾閃爍的淚光中,我還是深刻體會到他們擔在肩頭沉重的壓力。

2014年8月29日

醫師為何說我沒病?--慮病症患者之苦惱

身心科門診常會有內科醫師轉介來的個案,其中有不少是因為各種檢查都找不出毛病,但個案還是不放心,堅持自己有病;無奈的內科醫師只好請他們來看身心科醫師。這樣的個案過去我們稱為慮病症,最新一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分類則叫罹病焦慮症。

2014年8月26日

我有社交焦慮症嗎?

不久前,獲悉陽明大學學弟,也是在台北榮總精神科的老同事,林朝誠醫師出了新書「宅男宅女症狀群-與社交焦慮症共處」,敬佩之餘也很好奇,這個過去不太被精神醫療界所重視的冷門疾病,怎麼會被林醫師挖掘到可以寫成一本書?終於得林醫師贈其大作,開卷之後欲罷不能,一日之內拜讀整本,收穫良多。以下就我一個精神科醫師,多年接觸社區身心科求診個案之經驗,閱讀這本書之後的心得,重點說明如下:
首先,貫穿全書,最重要的是提醒我們不要忽略社交焦慮症的普遍性與嚴重性;其次,呼籲個案勇敢就診、醫師細心診斷;更重要的,強調這個病是可以有效治療,不需忍耐!

2014年8月10日

壓力與健康(下)

壓力反應對全身各器官及系統都可能造成不良影響,以下就比較常被提到的舉例說明:

壓力與健康(上)

根據身心醫學的理論,過度壓力會影響全身各器官及系統。 

2014年7月25日

無欲無求無怨無悔身心健康

最近看金庸的武俠劇「射鵰英雄傳」,其中有兩段對白很有意思。第一段是成吉思汗請教全真教丘處機道士要如何才能長生不死?道長回曰:
「世界上只有養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而養生之道以清心寡欲為要…」
第二段是成吉思汗邀郭靖一同騎馬並炫耀他所打下的大片江山,郭靖傻愣愣地對得意洋洋的成吉思汗說:
「大汗要這麼多土地做甚麼?」
短短兩句話道盡人類的無窮慾望以及因此所付出的代價,尤其是對自己健康的傷害。或許成吉思汗這種野心只是少數極端例子或是那群所謂領導者以及成就非凡者的寫照,若是用人對食物及愛情、友情、親情的渴望來說明,或許我們普羅大眾更能體會。

2014年7月21日

指責他人也會對自己造成壓力?

當我第一次聽吳就君老師說明維琴妮亞·薩提爾所歸納的,人習慣採用的四種求生存姿態時,我很快就想到自己常用討好的姿態與人相處;同時腦海中馬上浮現出熟識或不熟的一堆人的指責的嘴臉! 這些人的指責姿態往往給週圍的人帶來不舒服的感受,甚至壓力;很難想像他們自己也在承受壓力? 我想,此刻正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或許也有過跟我一樣的疑問吧?

2014年7月10日

從薩提爾的生存姿態看人際壓力之形成與因應-以辛苦的討好者為例

在與吳就君老師學習家族治療的過程中,我發現薩提爾的治療模式除了可以改善家人之間的關係之外,其實也能有效幫助個人,學習因應來自人際之壓力。維琴妮亞· 薩提爾是家族治療大師,她認為,一個人早年生命中與人互動之經驗,往往形成其因應壓力之慣性;她把這些不同的因應方式歸納為四種求生存姿態:討好、指責、超理智、及打岔。我們可以透過治療師的幫助或是自我覺察,知道自己慣用的求生存姿態,也能試著去觀察體會周圍親人朋友們常用的求生存姿態。當我們對自己及他人有這個層次的理解時,我們就比較不會被他人的言語行為所傷害,人際關係所產生的壓力自然減少;即使有壓力,也因自我的了解,比較能跟內在的壓力共存並進一步化解之。

2014年7月7日

壓力也可以化為助力


生命中所經歷的一次又一次小小的壓力,其實是在訓練我們因應的能力以及磨練我們的韌性。很多教育學者都主張要給孩子適度壓力;小自學習拿筷、綁鞋帶,大至演奏樂器、野外求生,沒有一種學習是不附帶壓力的。就好像一次又一次的模擬考,每經歷一次壓力,孩子的韌性就增加一點,長大之後才有能力應付人生更大的壓力。

2014年6月30日

也談恐慌症

恐慌症是身心科門診常見的疾病。現在資訊發達,網路上也有很多文章介紹此症,但是很多求診的個案似乎仍不很清楚自己得了甚麼病。以下簡要說明幾項通常個案與其家人會較關心的問題

2014年6月24日

所謂躁鬱症

雖然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中,早已捨「躁鬱症」之診斷名,而改以「情緒障礙」或「雙向情緒障礙症」稱之;然而社會大眾對此病名卻耳熟能詳,並且經常拿來套用在各式各樣的精神狀態或行為問題。相對於社會大眾對「躁鬱症」的順手捻來,一詞表萬象,醫療學術界對人類情緒變化之了解其實是有限的,與其說是知識,不如叫共識。以下略舉數項醫界目前對這個疾病的共識。

2014年6月17日

心病乎? 怪病乎?


A小姐突然臉部發麻,從下巴開始,擴展到嘴巴,兩耳、整個臉、最後衝到頭頂!她以為自己中風了,心中又驚又怕,從不請假的她立刻放下手邊工作,趕到醫院掛急診。但是折騰了一個下午,包括電腦斷層掃瞄都找不到任何異常,最後,神經科醫師請她去看身心科醫師。就當她坐在身心科候診室等待的兩個小時中,臉上的麻竟一點一點消失了,輪到她進去診間時,已完全恢復正常!

B太太本來就有一堆慢性病,多年來都是退休的先生在家照顧她的生活起居。這一天,先生帶她坐計程車到醫院追蹤、拿藥,就在要下車的那瞬間,她突然兩腳發軟,站不起來!當下立刻推到急診室,一系列相關的檢查都是正常,於是轉到身心科門診。在三四十分鐘的問診過程中,這位太太不斷對身心科醫師數落過往先生對她的虧欠,最後,在醫師鼓勵下慢慢站了起來。

2014年6月11日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之診斷與治療

日前台灣驚爆有史以來第一樁電車連續殺人案件,一時之間社會瀰漫著恐慌焦慮的氣氛。希望隨著平安無事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大家會逐漸放鬆下來。然而,對於事發當時乘坐同一班電車的人,尤其是目睹慘劇發生者,不論身體是否受傷,恐怕心靈已或多或少遭受創傷。我們除了檢討事件,預防再發生之外,其實更要關心這些受害者,幫助他們彌平傷害。

人在面對或經歷這樣突發的,無法抗拒也無法逃避的傷害,甚至可能威脅生命安全時,神經生理上必然會有極度害怕、驚嚇、無助、無能等反應。由於這些反應來的太快太激烈,很多人在危險過後仍無法恢復,心中仍不由自主被事件當時的情緒充滿,所謂驚魂未定。如果這樣的心情持續過長,甚至產生失眠、惡夢連連、自責、憂鬱等症狀,通常達一個月以上就可稱之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2014年6月5日

慢性精神疾病個案之復健在台灣

 包括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及躁鬱症在內的慢性精神疾病往往嚴重干擾個案正常的生活軌道,尤其是年輕就發病者其不論求學或就業都可能被耽誤。精神病的烙印已夠傷人心,加上人生競爭力的落後,往往使疾病症狀剛穩定,心智剛恢復正常運作的個案喪失信心,造成焦慮、憂鬱或乾脆暴自棄。此時,需要精神科專業人員與家人共同努力,從不同的角度與立場,給予個案心理扶持及實質的技能訓練,也需要政府及社會提供支持與尊重的環境。

2014年5月26日

精神分裂症 (思覺失調症) 之治療與復健 (下)

在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的治療與復健過程中,找對藥物並且規則服用固然是最重要的,但亦不可忽視環境、心理及職能復健之效果。

2014年5月21日

精神分裂症 [思覺失調症]之治療與復健 (上)

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是由於腦內傳導物質失衡,以致於大腦多種功能失調,造成從輕到重不等程度,多方面、廣泛性的思想、感覺、情緒、行為等障礙。雖然其病因至今不明,但最近六十年來,精神藥物的研究發展神速︰從第一代到第三代,很多不同類型的藥物,不僅可以有效改善各種症狀,並且在臨床醫師小心調整藥量下,副作用也可以降到最低程度。另一方面,隨著去機構化運動的發展,大量精神病人從慢性精神病院中被解放到社區中,為了幫助這些個案在社區中順利生存,幾十年下來,對精神病人的生活及職能復健也發展了很多有效的模式,其中有不少是特別對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個案有幫助的。

以下簡單介紹精神醫療專業如何用藥物、環境、心理、職能訓練等多種方式來幫助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個案︰治療其症狀與復健其各方面能力。 

2014年5月14日

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

長久以來,人們對精神科或是精神疾病總是抱著畏懼、排斥心理,而這樣的偏見主要起因於少數嚴重精神病患所呈現的可怕圖像深刻廣植人心。一般人以為所有的精神疾病都是如此,於是對有精神二字者如精神科、精神科醫師、精神科醫院、精神科病人...都投以異樣眼光。現在,由於資訊發達,醫學進步,大眾對精神科的接受度已逐漸提高,對精神疾病的認知也慢慢擴展,尤其近年對憂鬱症、躁鬱症、恐慌症、精神官能症,等等都能予以關心包容,唯獨精神分裂症,仍是被框在嚴重精神病的概念中,提到這個詞,就好像在説是危險的,是沒救的,是這輩子完蛋了! 這樣的誤解,是否會因為改名為"思覺失調症"而改善,目前不得而知;但是大家對於這個疾病的害怕,應該是可能透過知識的述說,對事實的瞭解,而得以減輕吧?以下,就常見對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的誤解做澄清。

2014年5月8日

戒酒三部曲:恆心

好不容易下決心戒酒,並且用心訂下戒酒計劃,在家人及專業人員協助下終於戒酒一週了,兩週了,甚至一個月了…是否這樣就是戒酒成功了呢?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中,若能持續一個月在自由環境中滴酒不沾,就可以算是 「早期完全緩解」;能持續不喝酒達一年才算是「持續完全緩解」。然而,過去很多相關的研究以及臨床經驗都指出,一旦酒精成癮,縱使戒酒持續幾年了,再復發的機會仍很高;因此不得不提醒戒酒的朋友,不論已戒酒多長的時間都不能鬆懈,要時刻提醒自己,持之以恆,才能避免復發。

2014年5月4日

戒酒二部曲:用心

 不論是應家人之請求,或是自覺已受酒精之害,而終於下定決心要戒酒,都是已踏出戒酒歷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所謂萬事起頭難,能立下決心要戒酒,真的就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接下來就是如何戒酒的方法了。

    戒酒困難嗎?不就是不喝酒就好了嗎? 事實上,對酒精已經依賴之個案要戒酒的確面臨很多挑戰。

2014年4月23日

成功戒酒三部曲-首部曲

   多年前有一部美國電影叫「二十八天」,片中女主角珊卓布拉克飾演紐約某專欄女作家,長期藉酒精麻痺自己,終日流連於酒吧、夜店等場所,終於因酒後駕車、誤撞民宅而被強迫送入戒癮中心,接受為期二十八天之戒治療程。我們在影片中可以一窺美國典型戒癮中心的樣貌,看那裏的治療師是如何在短短四個星期中,藉著各種課程與團體治療,協助酒癮與毒癮之個案療癒其頹廢受傷的心靈,克服對酒精或毒品之依賴,重新建立信心與希望。的確,目前在西方醫療領域中最普遍被認定的標準戒酒療程,就是這種二十八天或三個月甚至半年或一年的住院或隔離式居住團體。然而,電影演的是一個濃縮的、戲劇化的、成功的戒酒故事;真實世界中的標準戒酒療程只是酒癮個案在漫長的戒酒歷程中接受積極協助的一小段。若要問如何才能成功戒酒?依筆者二十多年來接觸過無數受酒精之害的個人及家庭,有成功走出來的,也有失敗的,所得到的看法是:戒酒是一個很長的,可以說是終身的歷程;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可以用三個心來說明:決心、用心、及恆心。

 戒酒首部曲:下決心

2014年4月14日

認識失眠 改善失眠 不再失眠

很多人都有失眠的經驗。有些人會因為失眠影響生活,造成困擾;其中不少人會因失眠而吃安眠藥,甚至一吃就吃了好幾年。其實,如果對睡眠及失眠有正確認識,絕大多數的人是不需要長期吃安眠藥的。以下是關於睡眠常見的一些誤解以及正確的觀念。

2014年4月10日

男性憂鬱症與自殺防範

自殺防治是國內衛生重點工作之一。除了全民關心與自殺工具如木炭之控制外, 第一線醫療人員若對憂鬱症個案能治療得當,也能阻止很多悲劇之發生。憂鬱症個案中男性與女性常呈現不同的表徵,而男性的自殺危險更高,需特別注意。

2014年4月7日

老年憂鬱症

一般所謂憂鬱症,是一群以憂鬱症狀為主,由輕度到重度,各種不同病因病理所造成之疾病總稱。憂鬱症其實涵蓋多種疾病及狀態。因此,其盛行率等流行病學之統計報告亦隨取樣之不同而有很大之差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算,憂鬱症所造成之疾病負擔,到西元2020年將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缺血性心臟病。

老人失眠問題

很多老人都有睡眠的困擾。最常見的是:「坐著打瞌睡,躺著睡不著」;還有淺眠、天未亮醒來、白日很累,等等。只要主觀感覺不易入睡、易醒、或是睡不好,並且影響精神體力,就可算是失眠。以下是造成老人家失眠的可能原因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