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孩子情緒 引導度過人生混亂期
診間裡坐著一對母女,愁苦的母親叨念著女兒的病症:「整日板著臉不說話、關在浴室裡捶牆壁、說父母偏心弟弟、桌上留字條說什麼來世再見……。醫師啊,她會不會是憂鬱症啊?」我看著這個女孩,白淨鵝蛋臉,過耳的直髮稍稍遮住右額頭,修得很有型,襯著一對水汪汪的眼,長得真漂亮!可惜這對漂亮的眼睛卻有些空洞迷茫。我試著與她對話,但是問上七八句,才能得到她氣如游絲的隻字片語,這到底怎麼回事?
這是個單純的家庭:父親是上班族,常常加班到很晚;母親是全職媽媽,細心照顧一對兒女。或許因為弟弟有氣喘,得到母親較多關心,做姐姐的她經常對小一歲的弟弟發脾氣。除此之外,從小到現在國二了,這女孩一直沒讓父母操過心,不知是否因升學壓力,最近好似變了個人似的。
病因複雜的情緒障礙
雖然憂鬱症的發作年齡通常在二三十歲的成人階段,但其實各個年齡層都可能得憂鬱症。近年來除了三不五時就出現年輕學生自殺的新聞,我在門診也看到越來越多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或單獨來求診,或是朋友甚至老師、父母陪同來,多半有傷心、難過、對人生絕望、已嚴重影響學業或工作、甚至暴飲暴食或不吃不喝,影響身體健康等情形。不少陪同前來的父母會難過自責:「是因為我管太嚴了嗎? 我哪裡疏忽了? 還是因為我們夫妻的感情問題影響到孩子?」
憂鬱症從輕到重,可能以不同症狀呈現,是一種病因很複雜的情緒障礙。在問診時醫師通常會就體質、個性與壓力多方探索相關因素。如果問到家族中有憂鬱症患者,則可能與體質因素有關的機會升高,但非絕對。舉凡個性、壓力事件,以及個人對壓力的反應,往往也是決定他或她是否會得憂鬱症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在治療中除了藥物外,需要幫助患者嘗試調整面對事情的態度。
青少年的迷失與混亂
我在身心科門診及與周遭朋友接觸中,有不少年輕憂鬱症患者。探討他們憂鬱的原因,雖然各自都有不同的家庭因素或創傷經歷,但更普遍存在的,是處在青少年時期的一陣混亂,尤其是在同儕人際間甚至網路世界中迷失了人生方向,不知所措。
從憂鬱症的多重因子來看,可以理解為何世界上不同國家的憂鬱症盛行率有很大的差異,還有報告指出憂鬱症的盛行率有世代差異;也就是整個世代所面臨的不同壓力情境及成長背景,的確會影響到憂鬱症發作的機會。臺灣這幾年社會的變化很快速,尤其網路世界的資訊又多又亂,對心智尚未成熟穩定的年輕孩子來說,恐怕不易消化,甚而造成很大困惑。這樣的情況下有誰能指引他們?
學校老師在整體升學壓力的氛圍下,恐怕能做的事有限;父母若不是為生活忙碌,就是觀念與孩子落差太大,而無法與孩子溝通討論。於是,不少孩子非常在乎同儕,那是他們互相取暖成長的溫床。然而,有些年輕孩子或本身個性較孤僻,不易融入群體,或不幸被同儕忌妒、排擠,甚至霸凌,就可能成為顧影自憐的孤鳥。因而有人憤世嫉俗,有人跟自己過不去,「殺人」與「自殺」不過是一線之隔。可憐他們的父母,不過是辛苦為撐這個家而忙碌終日,有何過錯?
如果我們能有更多諮商輔導的人力投入校園內外,成為年輕孩子的心靈導師,支持、引導他們度過這段混亂的青少年期,或許可以減少青少年的憂鬱症患者。
註: 本文已刊載於106.7.15國語日報
註: 本文已刊載於106.7.15國語日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