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醫師要見我的家人?

在身心科門診經常看到單獨來就診的患者。這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大家都那麼忙,在台灣看病又是那麼普遍頻繁的事; 除非情況嚴重,多數人都不會麻煩家人陪著去看醫師。或許多數科別的醫師在忙碌的診療工作中不會特別想要見患者的家人,但是身心科醫師卻經常會跟患者說:下次請你的先生或太太或父母或兒女陪你來好嗎? 有些患者會說, 我不想讓我的家人知道我來看身心科, 有些人會說他們不可能來...的確, 很多患者終究無法邀請家人同來,但是當我有機會見到一些患者的家人時, 一次又一次, 總是更加強我的信念: 家人是我們在幫助患者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以下我從診斷及治療兩個方向來說明。

家人有助醫師對病情的診斷

這裡我所說的診斷不是一個病名, 而是這個人的病痛在哪裡? 多嚴重? 對生活造成甚麼影響? 有哪些相關因素?其實不論哪一種疾病其病理病因都必然有環境因素在內,身心疾病更是與社會環境脫離不了關係;而一個人最貼身的社會環境就是家庭了! 當患者單獨來就診時我們只能透過患者的描述來了解他的生活狀況,但是這描述卻常常參雜太多患者的主觀與偏見,只有當與患者長期生活在一起的家人共同來討論,我們才比較能看到真實的全貌。

舉例來說,有位女孩說媽媽一點都不關心她,但是當我請她坐在診間外等候的母親進來時,我看到的卻是一位非常關心孩子,甚至因為過度關心而不斷嘮叨的母親。當她碎碎唸時,女孩的表情從厭煩到漠然;顯然媽媽不是不關心,而是不知道如何幫助她的女兒。我對這位女孩的了解,原先以為是一位渴望母愛的女兒,在看到她與母親的互動之後才發現到,她在渴望與拒絕母親的矛盾心理底層,應該有更多需要探討的脈絡。若非見到母親,我可能對這位女孩心理狀況會有失誤的診斷,而後續的治療方向也可能因此走偏而沒效果。

另一個在身心科門診常見的情況是,有患者主訴家裡有小偷、隔壁很吵…醫師往往不易判斷是事實還是患者太敏感多疑。這時若有家人隨同看診就簡單多了。最近我在門診就碰到一位老太太因為生氣先生在外面找女人而生氣傷心到失眠,我實在難以確認七八十歲的老先生真的做了這些事嗎?還是老太太多疑呢?只有在下回門診老太太的兒子陪同看診時,才終於釐清真相,幸好沒有把老太太誤診為妄想症或失智。

家人了解患者的病情才能幫助患者

從最基本的服藥說起,很多家人常因為不瞭解而給患者錯誤的建議,造成病情不穩或藥物過量。若他們能直接跟醫師交換意見,就能大大避免這樣的傷害。身心科門診處方藥物時還有兩種情況特別需要患者家人的協助。其一是患者不認為自己有病,拿了藥回去也不吃,結果怎麼看都沒改善;另一狀況更危險,患者有藥物濫用或自殺傾向,可能把好多天的藥量一次吞下去。這兩類的患者若能有家人陪同來看醫師,我們就能跟他們說明藥物的作用,讓他們知道如何監督患者的服藥,達到治療效果,尤其避免藥物過量的危險。

不論甚麼疾病,必然都受生活習慣、情緒、壓力等等因素影響,而身心疾病更是需要從心理層面探討,無法只仰賴藥物治療。在我的臨床經驗中,經常看到患者心理的痛苦很大部分來自於他們與家人之間的相處有困難;再進一步看他們的家人時,其實這樣困擾的關係也同樣給他們的家人帶來或大或小的痛苦。比方一個不信任先生的太太,不僅自己深受焦慮之苦,也給先生帶來說不清的煩惱與負擔,更是讓她的孩子感覺很大的壓力…只有當家人陪同患者一起就醫時,醫師才有機會了解患者身心症狀與其家人之間的關係,並且進一步與家人一起探討如何幫助患者。


這篇文章從醫師的角度提醒大家,不要小看家人在疾病的診斷、治療與康復中所扮演的角色。家庭醫師最大長處就是他從小到大看著你長大,了解你的家庭、你的生活習慣,對於你的疾病能從生活各個層面來考量。可惜台灣健保制度並不鼓勵家庭醫師制度,反而讓大家方便到處掛號,也讓大醫院的醫師一天要看上百人。這種情況下若要有好的醫療,患者家人的協助就更重要了!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