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本一家-從腦科學的進展看心理治療

古時候以為「心」是我們行為的主宰。自從發現大腦才是管控中樞後,心臟的功能已無關乎思想與情緒;然而英文仍保留mind / mentality 這類模糊的名詞,中文翻譯為「精神」或「心智」,好像有意指出單獨的腦(brain)無法主管人類如此高級的生物,而一定有更高一層的「心」。這個「心」並非心臟,而是一種抽象的概念。這個概念衍伸到醫學與心理學,遂有百年來奇怪矛盾卻又自然為大家所接受的生物/心理二分法:我們習慣把疾病的原因大分為生物病因(生理或大腦功能異常)與心理因素(家庭社會等外在壓力導致心理變化)。前者仰賴藥物,後者著重心理治療。所謂心理治療,不論是個別或團體、婚姻、家族治療…其多樣化之理論都是抽象而非物質的;但是透過這些抽象的理論,最終要改變的仍是人的情緒、思想、感受、行為等等,明明就是大腦功能的表現啊 !

隨著腦科學的進展,我們所知道大腦的功能也愈來愈多:從最早的語言、運動、五官感覺…到情緒、思想、行為、甚至連愛恨都起於大腦! 如此一來我們如何看待心理治療? 如果我們的情緒、思想、行為是被大腦所管控,那麼心理治療是如何改變我們的情緒、思想、行為? 以合理的邏輯推演,應該是治療透過對大腦的影響來改變情緒、思想、行為吧!只是長久以來我們都認為,腦細胞在發展成熟之後只會生病、退化或死亡,不可能再生、重造,有可能靠心理治療說說話就改變嗎?

感謝許多腦科學研究的進展,加上許多特殊案例的真實經驗,我們終於可以推翻過去以為大腦不能改變或修復的謬誤迷思!加拿大精神科醫師Norman Doidge 2007年出版The brain that change itself,書中生動描述他訪問的許多先天或後天障礙的人,包括平衡系統嚴重受損、先天失明、言語障礙…等等,他們卻能透過儀器幫助以及/或不斷的特殊訓練,去克服原來的障礙;而更神奇的是,他們的缺陷與進步都有腦部功能影像的呈現來應證!在這些勇者努力透過訓練克服障礙的同時,伴隨著他們的治療師與腦科學研究者也藉由他們的經驗與儀器的開發進展,證實了我們的大腦有遠超過我們所知的潛能,可以透過各種感官的刺激與學習隨著環境的改變而再造!

如果肢體的運動與五官的感覺都可以訓練改造,那麼思想、情緒的調整有何不可? Eric Richard Kandely 得到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的海蜗牛研究,證實記憶的確透過細胞之改變而儲存。Norman Doidge 藉此說明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治療師可以協助案主探討其生命歷程中曾遭遇的有意義事件;若能把事件當下的情緒從記憶中釋放並從新詮釋,則被記憶所傷害的腦細胞可能得到修復或改造,而被腦細胞所控制的感受、情緒甚至思想、行為也會因之改善!我認為這樣的理論正好解釋為何心理治療以及種種宗教或非宗教之修行,可以有效幫助案主克服各種情緒與行為之障礙,甚至推動個人自我成長乃至人際關係之圓滿;也提醒傾向以藥物為主要治療模式的精神科醫師別以為只有藥物會影響我们的大腦!

: The brain that change itself   中文版-
  遠流出版 洪蘭改變是大腦的天性:從大腦發揮自癒力的故事中發現神經可塑性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