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網路霸凌受害者之情緒
近日台灣社會熱烈討論網路霸凌現象。雖然已有受害者因為心靈受創嚴重到尋短身亡,仍有評論者疑惑為何人需要在意來自不明人士在虛擬世界的言語攻擊?其實網路世界的言語攻擊,就如同在眾人面前公開侮辱,其對年輕人之傷害絕不亞於任何形式的校園霸凌!
大部分身心科醫師都會有看過校園霸凌受害者的經驗。這些年輕的孩子可能外表特別好看或是功課特別好,得到老師較多的稱讚;或是不願參與同學的搗蛋行為;或相反的,較瘦弱或反應較慢,看來好欺負;或甚至只因為和某某人好引起別人忌妒;各式各樣的原因都可能惹來言語甚至身體的霸凌。在他們所受的傷害中,最嚴重的,可能是被同儕排斥所導致的孤單、傷心、甚至自我懷疑與否定。作為大人的老師與父母,需要先理解年輕孩子需要被同儕接受的心理,才能體會他們所受的傷害有多重!這樣的傷害可能隨著年紀增長,自信增加,慢慢撫平;但也可能藏在心中,成為一輩子的痛,甚至影響日後人格發展或成為憂鬱症的潛在誘因!
和校園霸凌比起來,網路霸凌雖是在虛擬空間發生,看不到摸不到,但其傷害可能更大更深!讓我們設身處地想想,來自看不見的一群人散播著對你的人身攻擊謾罵,以無法想像的速度傳播給更多的不斷增加的網路族群,包含認識的或不認識的…這是不是等同於被綁架在舞台上接受全世界的指控,而你卻無法當面對質抗辯?躲在暗處的敵人最令人恐懼,不是嗎?縱使硬把社群網站關閉不去理他,還是可能在心中揣測,不知惡毒的批評是否仍在流傳,豈不更惶惶終日?這樣的壓力日積月累,對一個年輕的孩子何其重!
不論是校園或是網路霸凌,就如同毒品與家暴、性侵,是不可能從我們社會中完全杜絕的;唯有藉著社會不斷宣導,並透過教育與法律,來阻止其氾濫。做為家長與老師、長輩的我們,固然可以在平常就給孩子們心理建設,教導他們如何防範與自我保護;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讓我們年輕的下一代知道,當他們不幸被霸凌時,一定要向家長老師求助,要知道更多的社會正義是站在他們這一邊,而且大人隨時準備支援他們的!
當家長或老師發現孩子正面臨被霸凌的困擾時,千萬不要看成小事,更不要追究孩子做錯甚麼惹來麻煩。最好的做法是先傾聽孩子的話,理解其難過與恐懼,表達挺到底的支撐力量;必要時尋求心理專家的協助。學校理應設有霸凌諮詢輔導之單位,網路霸凌可比照校園霸凌處置;若是非在學或是學校無法幫助,也可找張老師、生命線、身心科門診等等,都是可以諮詢的資源。霸凌受害者若無法向自己的家人或師長求助,也可以直接找這些有心理專業背景的助人工作者幫忙,絕不要單獨承受,甚至傷害自己,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