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6日

常見對精神藥物之誤解

精神科醫師做久了,經常在處方各種精神藥物如鎮定劑、安眠藥、抗憂鬱藥物、抗精神病藥物等等,除了專業知識外,也經年累月的從個案身上看到這些藥物的效果,而很自然地熟悉甚麼狀況開甚麼藥,甚麼狀況該減量或加量。或許也因為這種專業的態度,不知不覺對個案傳達一種訊息:你聽我的就對了!卻往往忽略個案對藥物的疑慮。尤其在時間緊湊的門診中,個案對醫師這個權威角色不自覺的畏懼下,往往心中有疑問也不敢提出。往往只有在我們鼓勵下才會有個案勇敢提出他們的疑慮。其實醫師開了藥,如果沒能跟個案確實溝通清楚藥物的作用及用法,通常個案不一定會遵照正確的使用方法,治療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以下簡單整理精神藥物使用中常見的錯誤觀念以及其影響。

最常見的是,個案害怕精神藥物,或是服用後有一些副作用,於是自動減少藥量甚至忍著不吃,只有情緒很焦慮很煩的時候才吃一點。但是其實:

抗憂鬱劑及抗精神病藥物都需要連續服用一段時間才會慢慢產生療效。這樣偶而吃一下是無法改善病情的。相對的,這些藥物的副作用都會比療效先發生,但是過一段時間會慢慢消失。因此這兩類藥物的正確用法應該是從少量開始,在可以忍受副作用的情況下慢慢加量,直到藥效充分發揮。調整劑量的過程,即使在住院中醫師可以天天觀察的情況,也要幾天才調一次;若是門診個案當然更要與醫師討論好,照醫囑慢慢調整。

相反的,鎮定劑與安眠藥其效果通常很快可以感覺到;不同種類的鎮定或安眠藥發生作用的時間雖有差別,但也只是幾分鐘到幾小時之差,不須要吃好幾天才有效。相對的,這類藥物經常吃會產生耐受性,以至愈吃愈多或不吃不行,所以除非特殊狀況,如短期內為了快速解除嚴重焦慮而必須按時吃之外,通常是建議必要時才服用。即使短期間規則服用,只要症狀改善,醫師就希望個案能減少藥量。如果原本有效的藥量變沒效時,須要考慮是否已產生耐受性,最好跟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換藥或是加上非藥物治療了!

精神症狀因人而異,精神藥物種類很多。有些需要嚴格管控避免因長期服用而造成傷害,有些藥物卻不能輕易停藥。大部份的焦慮、失眠或憂鬱個案都須要搭配藥物以外之心理或行為治療,並且充分與醫師討論,了解正確的藥物使用原則,才能讓藥物發揮最大療效並且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