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1日

失智長者之行為及精神症狀

台灣人口正快速老化中,預估在2020年之前我們的老年人口將達14%,符合所謂「老年社會之標準」。隨著人口老化所帶來的諸多衝擊之一,就是失智症長者人數及其醫療照護需求之快速成長;而照護失智症長者所面臨之最大困擾,莫過於種種行為及精神症狀-不僅影響失智症長者之生活品質,給照顧者帶來諸多困擾,甚至因此不得不將長者送到安養機構。不論在家或在安養機構,若未能了解這些行為及精神症狀之原因,給予適當之治療及應變,經常衍生出其他安全與健康問題。以下是失智症長者比較常見之行為及精神症狀。
•遊走/迷路
失智長者除了因方向感變差,容易迷路;更因為記憶力、判斷力變差又沒耐性,經常會在不適當的時間要出門去辦一些很久以前的事;甚至早已退休還要去上班,或是不知道已住在兒女家,以為是陌生人家,想走回以前的住處等等。又因為他們的睡眠周期紊亂,經常半夜不睡而出走,造成家人莫大的壓力。
•重覆行為
長者因為記憶力退化,經常同樣的事情聽過講過又忘記,所以要重複問很多次。另外做過的事忘記了又重複做,最常見的如吃過飯了還要再吃;買過的東西又再買,堆到家裡沒地方擺;有時為了確認自己的東西沒掉,整天翻箱倒櫃一遍又一遍,有夠忙碌。
•激躁不安/尖叫/攻擊行為
長者因智能退化,許多思考及行為都像小孩,也較沒耐性。若要求未能得到滿足或是被要求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可能會生氣甚至出現暴力行為。比如重複問話,家人不耐、不理會,導致老人家激躁不安;有時因為不願意洗澡更衣或想出門被制止而大發脾氣… 都是常見的狀況。
•妄想/幻覺/錯認
失智長者可能因為記憶混淆或是判斷力變差而容易產生妄想。常見的有懷疑家人或外勞偷錢的被偷妄想、懷疑有人要下毒害他的被害妄想、或是懷疑老伴搞外遇的忌妒妄想、甚至妄想要被家人遺棄等等。
因為記憶與辨識能力退化,失智長者可能出現幻覺或是錯認。如錯認自己在陌生人的房子裡、以為已過世的人還住在一起、或久不見面的人來訪、或是認為家人是偽裝的、甚至以為鏡中人是別人等等。
•憂鬱
雖然失智長者的憂鬱症狀多屬輕度,但是依個性差異不一定會直接表達,反而常以生氣、不配合醫療等來表現,造成不明就理的家人莫大困擾;較嚴重者甚至食慾不佳影響進食,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睡眠障礙
頭腦退化之病變有可能破壞正常睡眠週期;上述任何一種精神或行為障礙都有可能干擾長者之睡眠;再加上失智長者白天沒事經常躺床或是坐著就睡著,到晚上就更易失眠。當家人都累得睡著了,長者就起來漫遊或是翻箱倒櫃,往往造成照顧者很大的困擾。
•性失控
少數的失智長者可能因為頭腦退化,原來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變差,經常出現不恰當的言語或是碰觸行為;有時候這些言語或行為會有明顯的性意圖,甚至如強迫症般衝動無法制止,比如在電梯中摸女性臀部或是緊抱外傭等等。

當失智長者出現上述行為及精神症狀時,最好求助於身心科醫師,好好探討可能原因,針對可能原因對症用藥物或非藥物治療。我們下篇繼續說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